孩子火灾高危消防意识薄弱
2015年2月5日,广东省小商品批发商城发生火灾,造成17人死亡,周围87户312名居民受到严重影响。火灾原因竟是9岁男孩玩打火机,令人瞠目结舌。2011年,某市一栋三层楼出租房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一个女孩抱着弟弟大喊救命。见火越烧越大,女孩情急之中将弟弟抛出楼外,接着自己也跳下楼来。姐弟俩双双身受重伤,浑身是血被送往ICU病房,令人心痛。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儿童在家能轻而易举地拿到火柴和打火机等点火器具,40%的学生有玩火经历,近40%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有过一次烫伤经历。此外,51.8%的学生还未掌握基本的消防灭火常识和火灾自救知识,有33%的学生对火灾危害性缺乏认识。在住校学生中,针对所在寝室的环境,有37.01%的学生没想过火场逃生问题。
儿童死伤火灾关注三大原因
调查分析火灾当中儿童死伤案例,常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好奇心强。
5~12岁是孩子爱玩火的年龄。这个年龄段正是开始注意身边事物的时期,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探索欲极强。火神秘和多变,恰恰满足他们的需求,引爆他们的好奇心。
二是逆反心理。
“爸妈不让玩火,我偏玩。”孩子不是完全不知道火的危险,但是5~12岁这个年龄段,逆反心理很强。当某件事物被禁止时,尤其是在大人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是逃生自救能力弱,易伤亡。
由于年龄小,孩子们在灾难陡降、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显示出明显的弱势,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在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和基本的自防自救能力的前提下,很容易失去判断力,胡冲乱撞,从而在烟火中颓然倒地。甚至还有一些居民喜欢外出时把孩子锁在屋里无人看护,这时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留守儿童安全更需保障关爱
2015年3月间某省一村庄发生火灾,造成2名儿童死亡,一名儿童全身60%重度烧伤。重伤小女孩每天需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原本不多的积蓄。据悉,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已经六十多岁,父母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从小便缺失家庭的照顾。
据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火灾受伤的儿童案例中,“留守儿童”占据了一定比例。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这一群体的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由于孩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儿童的安全与生活大多托付给爷爷、奶奶照料,因为“隔辈亲”等原因,往往溺爱过度,极易放纵小孩。更因为老人大多年老体衰,对儿童照顾不周,大多数只管生活,无暇顾及教育。很多时候,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小孩天性贪玩,在无人看护或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极易遭受火灾伤害。消防部门提醒,学校要针对留守儿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科学教育计划,开展消防宣传。
儿童把玩指环卡手事故多发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消防部门都要处置类似异物卡住身体的事件数十起,以戒指、铁环之类的物品卡手的情形较多见,而其中由于少年儿童玩耍不慎导致的事件占绝大多数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据消防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调皮好动、活泼开朗、敢于创新、喜爱扎堆尝试新事物是孩子的普遍特点,因粗心大意或好奇心,佩戴与自己不合适尺寸饰物,导致屡屡发生险情。
消防部门提醒,儿童在玩弄“小玩具”时通常好奇心特别强,家长与老师应正确引导。儿童往往生性比较调皮,对他们的看管决不能有任何松懈,一定要在成人视野范围内活动;平时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传授一些基本安全常识,将身边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和设施进行适当处理,让孩子远离危险。千万不要选择过小、过紧的戒指佩戴,戒指、钢圈一类容易卡住手指的物品要格外注意不要让儿童碰触。一旦发现取不下来,一定不能硬拉硬扯,而是需要涂抹肥皂水、油类物质或其他润滑剂进行润滑后再取,尽可能减少对肢体伤害。如果还是实在取不下来,应及时就医或向消防部门求助。家长还是要加强责任心,孩子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消防安全教育要趁早要教好
儿童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学校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低是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消防安全教育疏漏、形式化。很多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消防安全教育;学校往往是看到周围出了事才会想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还有些学校事故发生后紧锣密鼓,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更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消防安全教育完全流于形式,这些都造成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差。
心理学研究数据表明,习惯的养成有一个时期,比如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纽扣训练的佳期,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时期等。学龄前无疑是培养孩子良好消防安全习惯的时期。一旦长大甚至成年了,人的思想行为观点都成熟稳定,很难再去改变和重新塑造,而且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学龄前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非常关键的。无论孩子的父母、老师、消防职能部门还是全社会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年龄段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家长、学校应当对儿童加强监护管理,教给孩子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及时对孩子进行火灾危害性教育,使他们做到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对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要制止;要制止孩子在室内、可燃建筑、柴草堆等易于引起火灾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并教育孩子在燃放烟花爆竹后要检查残骸、纸屑飞落地点,发现残火立即熄灭,更不准孩子摆弄鞭炮中的火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方式,教给孩子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措施,让他们知道在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
家长还要注意不给儿童创造玩火的条件:要妥善保管好打火机、蜡烛、火柴等物品,把这些物品放到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外出时要把煤气、液化气炉灶等气源总开关关闭;不要将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或反锁在室内,应托人照看。
幼儿园和学校应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给儿童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加强对儿童进行防火教育,讲授防火安全知识,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防火观念;组织儿童参观消防队表演,观看防火教育影片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和学校还可举行消防演习,模拟灾害现场,让孩子们学会从火海中逃生。